作者:蓄势教育吴伟

软者,补钙也。中小学教学受到社会的瞩目,诟病之声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授课老师成了众矢之的,左也不是,右也不是,似乎只有自我疗伤的份,原因是什么呢?
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把学生教成了“劳动模范”,令他们叫苦不迭;把学生教成了“弱不禁风”,令父母唉声叹气;把学生教成了“一脸茫然”,令老师着急上火。这种教学模式不该指责吗?不该“补钙”吗?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,中小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。

教学改革不是走形式,不是小打小闹,需要大刀阔斧,进行根本性的改革。教学改革就是改变教学形式,以学生思维特征和能力为基准,深入了解思维与学科内容的相关性和思维导入与推进的规律性。提出问题:1、思维的定义;2、考试中我们与状元差什么。回答了这两个问题,中小学教学改革就有了方向,进而找到改革的形式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如果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,教学改革就是空中楼阁、花拳绣腿、形而上学。

依据我们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结果(小学一年级到高三),要解决课外补习班满天飞的问题很容易,只要切断平时考试的考题泄露通道(在职老师与不法分子勾结),让每次考试都干净,没有作弊行为,补课就不会有什么效果,自然就没有学生去没有创新教法的机构补课了,谁愿意花钱和时间打水漂呢?没有了考试作假的手段虚拟推高“考试成绩”,无作为的机构还能存在吗?还用去限制吗?另外还要提醒家长,在每次考试后问问自己的孩子:这次考试有几道题考前刚做过,一目了然,彻底打碎“押题老师”的谎言。我相信没有哪位家长一门心思花钱伤害自己的孩子。试问中高考题有谁事先可以搞到?容易出问题的考试:期中、期末、小升初考试等。

考试干净了,教学质量的竞争就会凸显出来,优胜劣汰,学生和家长可以选择心怡的授课老师,可以在课堂上学,也可以在网上学,目的就是提高应试效率和成绩,腾出时间开展素质教育。我们的设想是: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应试;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运动场;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自然或社会中。

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智慧学习习惯,摒弃记忆学习习惯。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在过时的教学中形成了记忆学习习惯,使他们之间的应试结果差异过多地取决于记忆天赋的差异,这是中小学教学的最大失败,也是教学改革的最大关切。如何形成智慧学习习惯呢?自然需要另辟蹊径,创新教法。而创新教法,就应该先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。

我们用二十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论证并测试这两个问题,得到了不错的结论,提出中小学教学语言说(学术说法),并依此设计出高效率的教学法,命名为自然思维教学法。新教学法充分迎合学生的思维特征,生理规律,能够激发他们天赋的展示,让60%天赋一般的学生有机会赶上甚至超过天赋强于他们的学生。不用没完没了地刷题,不用没完没了地死记题型,而是引导学生用“规则”应试。
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教学的成果具有可验证性。我们推出了线上教学,不与任何学校有牵连,使教学结果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,供学生和家长学习和比较。目前暂上线了小学数学课程(搜蓄势教育),让事实说话。依据我们的教学研究,真心希望小学生的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,同自己小学时的学习感受进行比较。

让学生沉浸在数学语言环境中,如同跟数学家学数学,又与父母在一起,相互帮助和讨论,那种闲庭、轻松和惬意溢于言表。不管是数学好的同学,还是数学弱的同学,都应该象学习母语一样学习数学语言,象使用母语一样使用数学语言,解决数学问题,那数学成绩还会差吗?中考、高考还会为数学成绩发愁吗?自己的孩子自己爱,家长的责任就是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到应试成绩飞起来的大道。

中小学教学必须“补钙”,这样才硬气,否则就会被边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