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吴伟
不破不立。要想教学改革,首先就要证明当下的教学模式和手法有问题(效率低下),甚至是错误的。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,因为如果证明成立,那在职老师们该怎么办?家长们该怎么办?学生们又该怎么办(绝非杞人忧天)?
多少年来,人类疯狂地追求效率、成功率、幸福率,不懈地研究、实践,努力创新,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,可歌可泣。一部文明史就是创新史;就是打破旧的模式,建立新的模式;就是有人被边缘,有人走进新时代。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,愿意也好,不愿意也罢,无人能阻挡创新。
创新是艰难和痛苦的,需要智慧、意愿、耐心和灵气。质疑传统是开始,证明错误是过程,设计完成解决模式是成功。我们经过二十余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(一年级到高三,小升初、中高考)得到结论:教学“语言环境”的偏差是中小学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。教学的“语言环境”由教学理念引领,授课老师具体实施。如果“语言环境”存在问题,则当下中小学流行的教学理念就有问题,中小学老师的教学(基于教学理念)自然也有问题。问题严重了,显然小打小闹的教学变化无法实质性地解决问题,因此大变革的时代到来了。变革时期,老师怎么办,他们要不要调整教学形式?家长怎么办,他们还信任老师吗?学生怎么办,他们应该跟谁学?
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,变革是趋势,进步的象征,不可阻挡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知道了原因,就能找到解决办法;学生实践解决办法,就能判断孰是孰非(事实胜于雄辩),从中获益。解决办法的出现,吹响了教学改革的号角,中小学生的幸福生活即将开始。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